
15. 白露

年曆中 廿四節氣
白露──「白露燥意盛,慎防皮膚皺」
24節氣中的第15個,在每年公曆9月7日前後。
白露是秋季六個節氣中的第三個,早晚始涼,大地秋收冬藏,加快進入收斂、蕭條的節氣。
白露病候與養生:
- 防消渴病 消渴病,相當於現代醫學的糖尿病,消渴病主要病因是陰虛燥熱,病位是肺、胃、腎的陰虛。燥熱傷津,所以素體燥熱者,當少吃肥甘辛辣煎炸之品,多進食養陰生津食物,或以麥冬5g、洋甘菊3g泡水飲。對於糖尿病,預防遠勝於治療,在中醫指導下,氣陰兩虛、疲倦乏力、口渴者,可服: 人參9g、麥冬12g、五味子4g;肺胃陰虛易乾咳或口乾舌燥者可服沙參12g、麥冬12g、百合12g、生地黃15g、葛根6g;腎陰虛腰膝痠軟、尿頻、口乾者,可服六味地黃丸。 *以上藥方煲45-60min成1碗水,建議連服2-3天。
- 易感冒咳嗽 秋燥加重,易患肺燥,當養陰生津收斂肺氣,可用:梨子1個、百合30g、蓮子10g、白果5粒、冰糖適量燉服。另外初起咽乾咽痛,應及時就醫,以免引發感冒咳嗽,或簡單用羅漢果半個、金銀花9g、黃芩6g、生甘草9g煲30min連服2天。
- 防皮膚干燥/干燥綜合征 乾燥綜合征的主要症狀是:口干、眼干、皮膚干、黏膜干、腮腺腫大,秋天加重。應多吃清潤之品,如新鮮疏果;亦應避免過熱熱水洗澡,熱水會使皮脂保護流失而更見乾燥。另可服益氣生津的中葯增强免疫功能:如生脈散,連服3-5天,人參9g(偏熱底者可用: 太子參12g代之)、麥冬12g、五味子4g。
*體質各異,服食以上中藥宜先諮詢中醫
註冊女中醫 吳家緯